
- 产品编号:YY2022101302
- 行程天数:3
- 目的城市: 广东省 河源市
- 出发城市: 广东省 广州市
课程内容
时间安排 | 主要学习活动 | 学习预期目标 | 用餐 | 住宿 | ||
铺垫阶段 | 自主调查: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河源概况:河源地理格局、历史文化等,特别了解客家文化及其历史背景。 主题班会:以“客家文化”或“东江流域”为引入,讨论河源与南越古国的渊源、客家文化、古代士大夫与家族文化,或东江流域的大小河流及沿岸城市及其文化,链接课本,引起同学们的期待。 | 学会主动收集信息,综合运用;为研学之旅做好预热,为课程安排做铺垫,让同学们更融入课程。 | 无 | 无 | ||
实施阶段 | 第一天 | 上午 | 背上行囊,乘车奔赴美丽河源。 【课时一:观农夫基地,测水源指标】 现场教学:参观农夫山泉生产基地并聆听专业人士讲解,了解“大自然的搬运工”如何运作。 体验教学:现场测试万绿湖水及其它水源的PH值,体检水环境教育与互动。 |
1.了解农夫山泉智能和全自动化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。 2.学会测试水源的PH值。
1.了解华南最大的湖--万绿湖(新丰江水库)! 2.了解深港莞惠等地4000多万人口的水源地环境,接受水环保教育!
| 早× 午√ 晚√ | 河源市区 |
下午 | 【课时二:同饮一江水,共护水资源】 体验教学:了解万绿湖的前世今生,万绿湖景区观万绿湖及湖畔山水。 现场教学:了解水和我们的一天、万绿湖水源大揭密、污水治理技术,认识每个人都会影响水环境且对河流湖泊负有环保责任。在镜花缘听客家山歌 | |||||
第二天 | 上午 | 【课时三:传承红色基因 ,走进阮啸仙故居】 参观红色文化历史, 了解党审计工作的始祖—阮啸仙故居 【体验三农生活】 现场教学:1、体验农事,插秧(根据季节安排) 2、共同吃一餐农家饭 互动教学:完成社会实践“调查问卷”。 | 1、了解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 2、欣赏鉴赏古建筑内雕刻、绘画、文学等优秀传统艺术!感受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及客家聚族而居的家族文化! | 早√ 午√ 晚√ | 河源 | |
下午 | 课时四:深入调研省级文物保护古建筑四角楼 现场教学:参观【百年仙坑四角楼】,鉴赏建筑布局、建筑、雕刻、绘画等优秀传统艺术。完成古建筑调查手册 | 1、感受客家古代建筑的匠心工程。深入学习四角楼一栋房子内108间房的布局
| ||||
晚上 | 入住酒店,写日记 |
| ||||
第三天 | 上午 | 课时六:听驿道历史,行粤赣古道】 现场教学:前往“粤赣古驿道”考察粤赣古驿道历史与作用。 体验教学:徒步古驿道约1.5小时,感受先辈陆路交通的运输艰难和不易,考验孩子们的坚强毅力 | 1. 了解粤赣古驿道历史与作用。 2.徒步粤赣古驿道1个半小时,考验意志和毅力! | 早√ 午√ 晚× | 无 | |
下午 | 结课仪式,返程 |
| ||||
总结阶段 | 总结固化:布置研学后任务: 1.主题班会:各班自拟主题,讨论研学内容及研学收获 2.研学征文比赛 3.研学成果风采展览 |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激发水环保意识,提升艺术鉴赏能力。 |
|
|
研学知识链接
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。国家倡导全民阅读,建设书香社会。研学旅行给学生提供亲历课本中的山水美景,切实感知自然人文的机会,提倡学生带着书中的问题去探索和发现。现结合课本内外,推荐参考学习。
书名 | 说明 |
《客家研究导论》 | 2018年出版,作者罗香林 |
《先秦民俗典籍与客家民俗文化》 | 2015年出版,作者林晓平 |
《新丰江水库水质生态保护研究》 | 2015年出版,作者张虹鸥,温美丽,林建平,周霞 |
《东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》 | 2017年出版,作者江源,廖剑宇,刘全儒 |
综合指数
课程对象:初一至高三在校学生
1. 安全防控
师资安排:根据具体人数进行专业辅导员老师配备,每车1名赏学游辅导员,1名当地研学导师。加强对带队人员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,要求带队辅导员把严格管理贯穿于本次集体活动的全过程。
2. 教育内涵
研学旅行意义:真正走出去亲身经历、体验,收获对自然的认识、对世界的认识,做到知行合一。走进河源,亲自体验非遗技艺的传承,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,团队协作,独立成长,找寻理想目标,才能更加宽容,才能更加坦荡
4.交通便利
全程空调旅游巴士,保证一人一正座,要求车辆单位选派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、驾驶经验丰富、技术熟练的驾驶员和车容、车况、安全性能好的车辆为活动服务,指定专人联系。